本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会新闻

“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我觉得很幸福” ——记我市第一例农民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司志永

发布时间:2012-03-22 10:35:39     来源:     发布者:     浏览10975

314,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传来佳音,我市滦县杨柳庄镇大下五岭村青年农民司志永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我市第7例、河北省第108例、我国第2676例捐献者,他的大爱之举将挽救江苏省一位素不相识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今年31岁的司志永曾多次参加无偿献血,20087月,他在纪念碑广场无偿献血时,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他觉得非常有意义,便立即报名,并采集了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201111月,经中华骨髓库检索,他与一位白血病患者的HLA初步配型吻合。1122,当唐山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将这一消息告诉司志永后,他非常高兴。经他同意,医务人员再次为他采集了血样。幸运的是,经检测,他与患者HLA高分辨配型成功。2012216,司志永在市红十字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进行了全面体检,结果同样令人兴奋:一切正常,符合捐献条件。司志永很激动,一再表示:自己会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捐献。根据中华骨髓库河北省分库安排,39一大早,司志永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踏上了爱心捐献之旅。他们于当天来到了位于石家庄的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0日早晨6点半,医生为司志永注射了第一支干细胞动员剂。主要作用是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外周血中去。接下来的三天都是这样,每天早八点和晚八点到医院去注射动员剂,然后回旅馆休息。医生说司志永的动员效果很好,第五天就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了。3月14日上午820分,他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到了采集室,几分钟后,殷红的血液从他的身体流向采集机。医务人员问他有什么不适时,他笑着说:“没什么,尽量多采点,别让患者不够用。”上午10点,患者所住医院的医护人员代表医院和患者专程赶来,看望了司志永,并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得知自己的干细胞将于当天下午空运到江苏,当晚就能移植给患者时,司志永深情地说:“太好了,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我觉得很幸福”。伴着幸福的微笑,5个小时过去了,下午130分,采集过程终于结束了,成功采集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97毫升,共采集到近10个计数单位的干细胞,这样的干细胞浓度非常罕见,他用自己的热血为这次采集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据悉,司志永是我市第1例农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青年,目前,正资助着一名11岁儿童读书。他还曾经帮助过一位出车祸的老人,将他送往医院,并垫付了6万元的医药费。

随着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广大市民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率不断提高,加入到爱心志愿者队伍的人越来越多。截至目前,我市已有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近5000名,其中,成功捐献7例,为爱心城市增添了新的光彩。

 

上一篇:市县两级红十字会已接收 “博爱一日捐”活动捐款45万多元

下一篇:唐山市红十字会首季“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