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红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红会新闻

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在斯里兰卡

发布时间:2017-06-14 16:37:00     来源:     发布者:     浏览15338

 

·         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 
  
  5月26日以来,斯里兰卡西南部因持续暴雨引发严重洪水和山体滑坡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第三次受我国政府委派承担国际救援任务,于6月3日清晨飞抵斯里兰卡,开展为期10天的救援工作。以下是救援队员从斯里兰卡发回的救灾日记。
  7日:进驻拉特纳普勒与卡卢特勒
  6月7日,救援进入第5天。随着救援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国政府援助斯里兰卡救灾物资的分配和搭建工作全面推开,为加快工作进度,救援队今日兵分多路开展工作。
  7日上午,为进一步督促斯方加快救灾物资分配,救援队再次派员赴斯里兰卡灾害管理部,与该部辅秘阿马兰(Amalan)先生进行工作对接。阿马兰对中国政府援助物资发挥的作用予以高度评价,对救援队工作表示赞赏。
  “中国援助的帐篷设计合理、宽敞实用,尤其是安置点建成后,已有2所学校恢复正常教学,受灾民众安置和学生学习互不干扰,极大缓解了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安置压力。”阿马兰表示,鉴于目前中国援助物资发挥的明显作用,斯方正加快推进帐篷等物资的发放进度,并通知各受益地密切配合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开展工作,切实按照中方标准搭建帐篷。
  当天上午,救援队还派员前往斯方仓库,查看中国援助物资的储备和调运情况。现场情况表明,仓库收支台账清晰,管理人员对中国援助物资实行专人管理、专位储备。目前,该仓库储备有多个国家的援助物资,其中绝大多数为中方援助物资。斯灾害管理部负责仓储的官员说,在第一批帐篷搭建完毕后,已有地区再次申请了第二批帐篷,今天早上已经完成出库,“可以看出中国帐篷受欢迎的程度”。
  安置点建设方面,救援队分别赴拉特纳普勒、卡卢特勒两个地区开展工作,在两地政府配合下,完成2个安置点建设。其中,拉特纳普勒的安置点是中国在该地区援助的第5个安置点,救援队在该地区培训了最后一批帐篷搭建人员。至此,救援队初步完成了在拉特纳普勒地区的安置点建设工作,并将行动中心南移。
  在卡卢特勒,救援队根据斯灾害管理部安排,与地区行政长官及其辖区受益地区官员进行了广泛接触,阐明中国援助的意义,现场查看了运抵该地区的帐篷、毛毯、床单、雨鞋等中国援助物资的情况,并就救援合作细节进行沟通。对方表示,将在斯灾害管理部的协调下,与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共同努力加快物资发放进度。
  根据灾情分布及与斯灾害管理部商定的计划,救援队还于当天赶赴马塔勒灾区,在当地中资企业的大力协助下完成了营地设置。
  截至7日,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已根据斯方分配计划,建设安置点5个,培训帐篷搭建人员140人,工作区域涉及拉特纳普勒、卡卢特勒、马塔勒三个重灾区。
  8日:用电筒和车灯照明连续作业
  随着中国政府援助帐篷分发点的不断增多,以及中国帐篷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救援队收到越来越多的搭建指导邀请。为满足各地需求,救援队继续兵分多路,同时在马塔勒和卡卢特勒开展工作。
  8日上午9时至10时,救援队先后与马塔勒行政长官办公室、灾害管理部门、警察局等多个部门进行密集工作协调,核实中国援助帐篷、毛毯、床单、雨鞋等物资的运抵情况及分配去向,并就安置点建设、人员培训、帐篷搭建工作细节进行商定。
  行政长官办公室和灾害管理部门表示,他们已经从其它地区了解到中国援助帐篷的实用性以及中国红十字救援队的工作情况,对救援队工作充满期待。马塔勒警察局局长表示,将组织警力为救援队提供人力支持,确保安置点建设工作快速顺利进行。当天上午,警察局配合完成了最后23顶帐篷的运输工作。
  上午10时,结束相关会谈后,根据地区办公室提供的分配方案,救援队先期赴Akuresa(阿库勒撒)、Malimbada(马里姆巴达)等地开展培训和搭建工作。虽然当天是斯里兰卡公共节假日,但各地相关官员接到救援队抵达的消息后,均放弃休假予以配合。
  卡卢特勒一线,救援队应地区请求,清晨7时派出工作组再次赶赴该地区开展工作。受益乡镇行政长官亲自带领相关人员参与,从受益户选择、搭建地点选址、车辆协调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并亲自参与搭建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与拉特纳普勒地区集中安置的情况不同,卡卢特勒和马塔勒两地多采取分散安置的方法,大部分受灾民众都采取原址就地安置。
  卡卢特勒受灾地区多为山区,住户之间相距较远,加上帐篷搭建地点植被茂盛,为救援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大多数安置点需要清理植被和平整场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进度。但救援队员仍充分尊重受灾群众和当地政府意愿,挨家挨户进行场地选址、平整和帐篷搭建指导。
  部分道路因为滑坡、泥石流或过于狭窄,车辆无法通行,救援队员与当地村民一起采取人拉肩扛的方法,将帐篷运至受益村民家中。
  救援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影响了当地村民,很多原本围观的青壮年纷纷加入,协助运送帐篷,学习搭建技术。
  由于工作难度大,当晚8时,救援队仍在坚持工作。虽然队员自带头灯,但周边居民仍自发聚集用电筒为救援队照明,有的甚至将摩托车开至现场,用车灯照明。
  马塔勒地区虽然死亡人数较少,但由于地势较低、上游泄洪等原因,洪水水位较高,退水时间最晚,全倒房屋数量最多,人员安置压力较大。
  根据灾害管理部统计数据,该地区有近700户房屋倒塌,洪水退去后,很多居民就地取材搭建了临时居所,政府也发放了大量防雨布用于搭建临时居所,部分国际组织也提供了一些小型帐篷,但需求仍然大量存在。很多全倒户由于能力不足,仍借住在亲友家中,有些家庭虽然得到了帐篷援助,但由于多为旅游帐篷,空间狭小,无法长期居住。
  连日来,中国帐篷成为灾区最受欢迎的救灾物资,阿库勒撒的负责人告诉救援队,除了没有临时居所的家庭外,很多得到其它帐篷援助的家庭纷纷请求更换中国帐篷,“因为中国帐篷更高更大,更像一座房子,住起来更舒适,可以满足整个家庭的需求”。
  这也让基层政府官员在受益户选择方面更加严格仔细,8日下午搭建的最后一顶帐篷便是乡镇干部历经2个多小时,在对比了5户受灾家庭实际情况后才最后决定受益家庭的。可以说,在马塔勒地区,每一顶中国帐篷都切实发放到最需要的家庭手中。
  8日的救援工作中,中航国际还专门派出多名员工作为志愿者加入救援队,一起翻山越岭执行任务,并充分利用其在当地的资源为救援队与斯政府之间的协调提供支持。
  截至当天,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已根据斯方分配计划,建设安置点12个,搭建帐篷346顶,培训帐篷搭建人员173人,工作区域涉及拉特纳普勒、卡卢特勒、马塔勒三个重灾区。
  9日:多地区开辟新的安置点
  6月9日,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继续在马塔勒地区开展工作。
  根据当地政府安排,救援队今天前往位于马特勒地区马勒瓦卡(Morawaka)一处新开辟的安置点开展工作。上午,斯里兰卡法律、秩序和南方发展部长萨格拉·拉特纳亚克(Sagala Rathnayake)在马塔勒警察局局长的陪同下来到马勒瓦卡,查看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政府援助安置点。
  萨格拉·拉特纳亚克走进中国政府援助帐篷,详细了解了帐篷的功能特点。他表示,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在斯里兰卡遭受洪灾后的援助,这些帐篷设计合理,居住舒适,安置点规划合理,将对受灾民众的安置发挥重要作用。他同时对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的专业水平表示肯定,对救援队员的努力工作表示感谢。
  马勒瓦卡安置点是马塔勒地区为数不多的集中安置点。经过努力,在中航国际员工及10余名当地警察的协助下,于当天中午顺利完成了该安置点建设。
  马勒瓦卡安置点建设完成后,救援队前往卡塔帕拉(Kotapala),在与当地政府负责人及灾害管理部门进行工作沟通后,于当日下午完成另一个分散安置点建设。
  另据拉特纳普勒地区灾害管理官员通知,救援队此前在该地区培训的人员已开始发挥作用,自行完成了一个安置点建设。
  截至当日,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已根据斯方分配计划,建设安置点15个,搭建帐篷402顶,培训帐篷搭建人员190人。工作区域涉及拉特纳普勒、卡卢特勒、马塔勒三个重灾区。
  10日:进入第四个重灾区加勒
  6 月10日一清晨,根据斯里兰卡灾害管理部分配计划及灾区需求,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离开马特勒,赶赴此次洪灾的第四个重灾区加勒。
  救援队与加勒当地政府负责人及灾害管理官员进行了充分沟通,介绍了中国政府此次援助斯里兰卡洪灾的基本情况以及救援队此行的任务目标,核对了加勒地区收到的中国援助物资清单,并掌握了物资分配去向。
  据当地政府灾害管理部门介绍,连日来该地区正逐步减少集中安置点数量,预计到10日晚,所有集中安置点都将关闭,受灾村民将返回各自住址进行分散安置。
  其中,地处高风险地区但房屋未受损的村民将返回各自家中,部分村民继续采取投亲靠友的形式,部分村民将在原址搭建临时房屋进行安置。斯里兰卡灾害管理部已要求各地灾害管理官员赴各村镇进行最后的房屋受损情况统计,下一步政府将支持受灾民众开展重建工作。
  根据加勒政府的分配计划,救援队赶赴接收帐篷数量最多的纳卢瓦(Naluwa)指导帐篷搭建工作。考虑到当地政府已经取消集中安置,救援队与纳卢瓦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多个小组同时开展工作,直接入户搭建,当地政府组织各村人员跟随每个小队进行学习。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当天在该地区搭建帐篷38顶。同时,根据加勒政府安排,加勒红十字会已经开始协助政府开展中国援助帐篷的搭建工作,当天在另一地区搭建帐篷10顶,经过救援队培训的人员也在拉特纳普勒、马塔勒两地同时各完成一批帐篷搭建。
  帐篷搭建地点的选择是救援队今天遇到的最大困难。救援队所到之处,有的全倒户因屋后山体没有全部垮塌,有的因地势明显过低,都处于高风险状态,今天搭建的帐篷中,约有70%因为此类原因无法在原址搭建,这也必然影响后期的房屋重建工作。
  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纳卢瓦灾害管理官员在跟随救援队实地考察后表示,他们将在此次损毁情况调查中反馈并设法通过政府协调予以解决。
  截至10日,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已根据斯方分配计划,建设安置点17个,搭建帐篷470顶,培训帐篷搭建人员211人,工作区域涉及拉特纳普勒、卡卢特勒、马塔勒、加勒四个重灾区。 

上一篇:中国红十字会系统紧急援助河北洪涝灾区

下一篇:通讯:中国红十字会系统器官捐献第一人杨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