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见闻:多年提案终写进报告
发布时间:2010-03-10 10:20:12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发布者:戴菁菁 浏览13001 次
本报讯 全国政协常委、阜外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中心主任刘迎龙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特别高兴,“我连任三届政协委员,多年提案呼吁加强儿童先心病的防治,相信很快就会有患儿受益”。
据刘委员估算,现在全国每年大约有15万至20万新生儿患有先心病,再加上历年积累下来的,约有180万至200万患者。先心病是引起儿童死亡 的第一原因,但是先心病可治率高,死亡率1%左右,远期效果好,绝大多数患者经过很好的治疗后,几乎可以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可经济上是个大问题”,刘委员说,80%至90%的先心病患者只需做一次手术就可痊愈,但手术费用对多数家庭来说是一笔大数目,“做一个手术通常是3万元以上,稍重的六七万,再重的十几万”,一些家庭因为拿不出这笔钱而放弃治疗,其中部分患儿因没有得到治疗而夭折。
刘委员认为此次试点可能会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展开。“在经济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可以有比较大的支持力度;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可以了解到底需要投入多少钱。通过在情况不同的地区的试点,政府可以更全面掌握情况,为进一步推进工作提供依据。”
刘委员承认,治疗先心病需要很大的投入,他认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费用。刘委员以他在衡水一家医院工作的经历告诉记者:“我们也在救助一些先 心病患儿。之前费用一直由当地红十字会和医院共同负担,压力比较大。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由红十字会、医院和患者家属各出三分之一,这样也可以在钱有限的 情况下救助更多患儿。”刘委员认为,可以由政府主导,鼓励慈善基金等善款向儿童大病的防治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