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1国际红十字运动新动态
发布时间:2011-12-28 08:46:43 来源: 发布者: 浏览11731 次
池子华 呙盼盼
2011年对于国际红十字运动来说又是充满挑战和考验的一年。武装冲突旷日持久,一些国家和地区动荡不安,自然灾害肆虐。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国际联合会与各国红十字会及红新月会密切合作,开展了广泛的人道救援。回顾2011年的国际红十字运动,除了对自然灾害如日本地震、海啸以及“非洲之角”大旱灾等的人道救援之外,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医疗需要与医疗服务
2011年,局部地区如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家武装冲突旷日持久,造成人道主义灾难。自3月以来,受暴力事件影响,叙利亚大量人员伤亡或流离失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缺少食品,而是无法获得基本医疗服务。10月,的黎波里发生激烈斗争,“医院内部的情况混乱不堪,令人沮丧”,急需医护人员的帮助。在也门首都萨那和其他地方,暴力事件也大幅增加,医疗、电力、供水和学校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
受持续激化的暴力事件影响,伤亡人数迅速攀升,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人员保罗·亨利·阿尼表示:“从索马里医院遭炮击,到利比亚救护车遭枪袭,再到阿富汗伤员在检查站耽搁数小时饱受煎熬,这些事件说明,迫切需要确保就医者或医务人员得到保护。”
炮火和轰炸已经成为冲突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家园面目全非,居民被迫陷入不断升级的暴力局势,无法获得安全用水、耕地、基本服务或人道援助,甚至因本可预防的疾病而死。这就迫切要求红十字国际委员通过医疗机构来提供援助。但路障、封锁的街道和其他障碍物却常常使急救队和医疗队难以抵达伤者身边,甚至急救工作者多次遭到拦阻,无法接近并疏散伤员。一些急救和医务人员还频频受到威胁或攻击。对伤病员、医疗设施及医务人员的暴力行为,无论是实际发生还是威胁性的,成为严峻却被忽视的人道问题之一。
ICRC于2011年8月启动了一项为期4年的倡议,主题是“战地救护面临危险”。该倡议直接基于ICRC的一线经验,以及该组织在其开展工作的16个国家就战地救护遭受攻击情况进行的调研。该调研记录了两年半内针对战地救护实施的655起攻击,其中包括攻击医务工作者、医疗设施和医用车辆。在这些事件中,有1834人在提供或接受战地救护时死亡或受伤。“针对战地救护的暴力行为必须终止”,这是ICRC官方网站上一句警示语。红十字会基本人道原则规定:伤病员以及医务工作者、医疗车辆和设施必须不受骚乱的干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再三谴责不尊重医疗服务的行为,呼吁暴力局势各方“要尊重在示威行动中救治或疏散伤员的急救工作者”;“必须确保所有伤员都能安全且无阻碍地获得医疗服务,并保护所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免受冲突影响”;“尽最大努力尊重红新月会与红十字会所开展的急人所难的工作,并为其提供便利。安全部队必须遵守规制武力使用的国际法律与规范”。强调“国际人道法规定他们有义务保护平民、医务工作者和医疗设施以及病者、伤者和被拘留者”。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对世界各地爆发的冲突做出紧急应对,医护人员、医疗设施和医疗车辆在武装冲突和其他暴力局势中的安全亟需改善。为更好的保护医疗服务行为,7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出版了新版《战地求生:人道工作者冲突地区安全指南》,介绍了人道工作者面临的新威胁及相应的救护方法。8月又专门出版了《战地救护面临危险:一个严峻的事实》,介绍了威胁医疗服务的暴力行为的严峻现实,以引发人们对此问题的关注,确保一线的人道工作者在其行动的所有地方能够遂行安全、有效和公正的战地救护。
以上表明,针对医疗服务的暴力行为——这一当今最为严重也最为广泛的人道挑战,已经引起严重关切。为确保伤病员能够及时获得救护,也确保医疗设施有充足的药品和医疗设备供给,医务人员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治疗,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ICRC任重而道远。
平民安全与有效武器管制
由于政治、种族或宗教方面的不满等因素,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不断且具有持续性,每年都有数十万平民流离失所、惨遭强奸或杀害。造成这样局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较为关键的一个原因是武器的易获得和滥用。武器获得轻而易举,一旦落入那些从事违反国际人道法行径之人手中,就会造成对平民安全的威胁。在世界许多地方,武器有时比食物、医疗或药品更易获取。在萨那武装冲突不断,居民区和民用建筑(包括一些学校)中也发生了战斗,造成孩子们无法上学甚或伤亡。如果能禁止把武器带入公共建筑,将能够避免很多伤害。在利比亚,未爆炸弹药和装甲车残骸已经成为街景的一部分,常常能够在被毁车辆周围及内部发现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未爆炸弹药,这给平民造成的危险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利比亚许多地方都已成为战区。武器污染已对该国平民居民构成巨大威胁。
早在1995年,ICRC受各国委托开展一项相关研究,并于1999年发表了《武器的可获性与武装冲突中的平民处境》。该报告认定武器的普遍可获性助长了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并在武装冲突期间对平民造成损害后果,只要轻易获取武器的现象仍然存在,不仅可能出现更多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人道救助活动也将受到威胁。因此,及时对武器进行有效的管制,迫在眉睫。
自1999年完成此项研究以来,ICRC一直呼吁更为严格地规范武器和弹药的国际转让,以此减少因对武器的可获性规范不力而造成的苦难。2003年举行的第28届国际大会通过了《人道行动议程》。各国在该文件中再次商定,通过加强对武器转让的管控来减少因武器的可获性不受控制及武器的滥用而造成的苦难。2007年举行的第30届国际大会又重申了此问题,强调各国应采取适当措施对武器和弹药的可获性加以管控,以免其最终落入那些可能将其用于实施违反国际人道法行为者的手中。
2010年1月,联合国大会决定于2012年召开《武器贸易条约》大会,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对此表示支持。
7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出版《通过〈武器贸易条约〉保护平民和人道行动》手册,意在让公众明确《武器贸易条约》的谈判和最终实施为我们创造一次历史性的机遇,它将减少因常规武器的普遍可获性及规范不力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提高公众对武器转让规范不力所致人员伤亡问题的认识,鼓励所有国家通过一项全面、有力的《武器贸易条约》。
以上可见,要保护平民的生命安全,除了对武装冲突和暴力局势中的人们提供保护和援助之外,事先做好武器领域的预防和规范管制可以拯救更多生命。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自身不断努力的同时,呼吁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发挥各自的作用来实现武器的有效管制。
11月底至12月初,四年一度的国际红十字运动法定会议在日内瓦举行。会议通过了众多决议,为未来四年的运动发展规划方向。由于篇幅关系,该问题拟另行梳理。
(作者单位: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下一篇:第七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