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于田地震灾区:村卫生室建设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布时间:2014-02-24 13:05:06 来源: 发布者: 浏览10500 次
新疆于田县7.3级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迅速成立“新疆于田地震救灾工作组”奔赴灾区,为灾后科学重建做好前期的需求评估工作。经过几天的走访工作组发现,帮助村卫生室的建设,使村民得到相对好的卫生服务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于田县,村卫生室多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目前,全县现有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只有52%,40%以上的村级保健员是利用自家的房屋从事防疫、妇幼保健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村卫生室缺少最基本的诊疗设备,给开展基本诊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策勒县博斯坦乡下辖12个村,只有一个村有卫生室,卫生设备只有听诊器、血压计和温度计,其余11个村还未建卫生室,卫生服务要靠乡卫生院医疗人员定期提供服务,但不包括对常见病的治疗。
“农牧民患一些感冒、发烧的小病,都要到乡卫生院去就诊,很不方便,特别是山区农牧民,最远的距离乡卫生院达80余公里,有的还要翻山越岭,根本谈不上方便就医、就近就医。”于田县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村卫生室建设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村卫生室除了治疗常见病,还承担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等直接为村民服务的各种职能。通过建设村卫生室,可以大大改善村民的就医条件,满足农民小病不出村的要求,同时也可以减轻乡卫生院人员不足的压力。
然而,资金的短缺是制约村卫生室发展的一大障碍。在策勒县,虽然政府有计划逐渐建立村卫生室,但数量有限,且每个卫生室建设资金只有5万元,缺口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政财力也捉襟见肘。
民丰县受灾较重的叶亦克村和色格孜乌依村的医务人员称,每个村级卫生室需10万元建设款,基本医疗设备和办公用品为6000元,而当地政府的财力只能覆盖部分卫生室建设。
“村卫生室的作用非常重要。我们在一处村卫生室看到,每天大概有20多人来看病,这说明有需求量,村民希望就近看病,就近得到照顾,这是最首要的。”新疆自治区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海丽曼说。在她看来,医疗改革针对公共卫生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人能够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卫生室建设就是使基层百姓受益于此。
因此,她希望红十字会能够参与其中:“我们可以把红十字会的卫生服务项目、减灾避灾项目融在其中,在给村民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教会他们遇到灾害时如何自救互救。同时,通过这样最基层的卫生网络,使大家更加了解红十字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人道服务。”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新疆民丰县叶亦克乡色格孜乌依村卫生室了解情况。张薇/摄